在这场造星运动里比利海灵顿只是一个素材

Gate2024-10-04

Gateio官网

Gateio交易app是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客户端下载  官网地址

  学片)演员比利·海灵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你也许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对于以知名弹幕视频B站为首的“二次元”互联网用户而言,比利·海灵顿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他是“肌肉兄贵”,他是“森の精灵”,他是众多二次元爱好者口中的伟大的“比例哥”、“比利王”。

  当比利·海灵顿身故的消息在网络中扩散后,中、美、日三国皆有大批网民在社交网络上表达了自己的哀思。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用蜡烛刷屏、用R.I.P收尾、言必称吾王的悼念者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比利·海灵顿的粉丝,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是Gay,也从未看过比利哥主演的“哲学”片,更不会像旧式追星者一样对比利·海灵顿的一切如数家珍。

  他们熟悉的,是那个出现在各式魔性MMD视频和鬼畜视频中,赤膊上阵基情摔跤的比利王,而不是现实世界中的健美运动员、写真男星、建筑工人比利·海灵顿。于是乎就有了这样一种诡异的情景:

  比利·海灵顿虽然不幸身故,但“比利王”的形象却没有受到冲击,比利王会继续出现在许许多多的作品中,直到过气。

  这就是新一轮网络造星运动带来的有趣现象,网络世界中受热捧的虚拟形象被从自然人原型身上剥离下来独立存在。

  “比利王”和“比利·海灵顿”本质上是分别存在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两个个体,而比利·海灵顿的离世引发了一次虚拟与现实的碰撞。比利王的粉丝们聚集在虚拟世界中,悼念一个陌生个体比利海灵顿在现实世界的消亡。

  不得不说,互联网虽然只诞生了几十年,但它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和世界观,尤其是在最近十年内这种改变正在加速,网络造星运动正是互联网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方兴未艾的网络造星运动也不同于传统的资本造星运动,呈现出一种“去中心化”的特征。没有什么能比旁观一场变革的发生更加激动人心,循着比利王的足迹,也许我们能一窥“去中心化”网络造星运动的究竟。

  比利·海灵顿在网络的走红源自于一部“钓鱼”视频。所谓的“钓鱼”这里是指一种恶作剧,钓鱼视频往往故意使用极具吸引力的标题和封面,内容却是风马牛不相及。例如标题是《七少年大战》,结果观众点进去后发现是《葫芦娃》;再比如说标题和封面是《年轻妈妈当街哺乳》,结果观众点进去后发现是一头奶牛。

  原本是捉弄观众的恶作剧,但如果钓鱼视频的素材本身足够魔性有趣,有时却意外能触到观众的G点。恶搞素材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名度,并吸引更多人使用该素材制作钓鱼视频或是其他衍生内容,形成病毒式传播。Rick Astley的《Never Gonna Give You Up》就是因为被大量用于钓鱼视频而本身又足够魔性最终演变成了英文网络上最著名的梗之一“Rick roll”。

  2007年9月30日,一名用户在日本视频网站Nico Nico上传了一份名为《真实肌肉摔跤》的视频,但实际内容却是比利·海灵顿的一部基情片。由于海灵顿片中总是出现莫名其妙的摔跤动作并发出怪叫,有一种莫名的喜感和魔性,致使大量无辜群众被骗进来后惨遭洗脑,而比利·海灵顿的GV本身也是绝好的二次创作素材。

  两个月内这部视频的播放量达到了14万次(对Nico而言已经很高),五年后则达到了550万次。于是比利·海灵顿在N站声名鹊起,他所代表的肌肉型GV演员被尊称为“肌肉兄贵(ANIKI)”,因片中有一段比利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情节,所以他又被称为“森の精灵”。N站用户制作了大量比利·海灵顿的MMD恶搞视频和钓鱼视频,“肌肉兄贵”成了N站绝大多数钓鱼视频的填充内容。兄贵梗此后成功“出口转内销”,从日本传播到了英文互联网中,同时也传播到深受日本宅文化影响的中国宅圈。

  不过比利·海灵顿在中国的名气并不是因为钓鱼视频,而是源自另一种视频形式——“鬼畜”。鬼畜原本是日语中的一句人身攻击用语,但在汉语引进词性转变后渐渐指代一种通过剪辑和调音将原素材加工成全新歌曲的艺术形式。鬼畜视频通常节奏感强烈,内容魔性洗脑,堪称中文互联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非宅圈中传播最广的鬼畜作品,当数恶搞成龙和霸王洗发水的《我的洗发液》,即便是对鬼畜这种艺术形式一无所知的观众也被魔性的“加特技”和“duang”成功洗脑。游戏玩家们则一定都听过恶搞09的《大鱼人教你做大人》和恶搞PDD的《我是全英雄联盟最骚的骚猪》。

  在视频网站Bilibili上,鬼畜这种音乐形式甚至拥有一个单独的大区,总榜第一鬼畜视频《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总播放量达到了1524万次。因为鬼畜视频的创作者们使用的素材往往具有高度一致性,如“肌肉兄贵”的GV、《帝国的毁灭》片段、《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的片段、《江南皮革厂倒闭了》、德国男孩砸键盘的视频等等,所以在不同的作品中往往有大量相同的形象出现,这些形象被戏称为鬼畜全明星。

  比利·海灵顿因其滑稽的摔跤动作和魔性的怪叫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天然的鬼畜好素材:摔跤桥段让人喷饭,魔性怪叫正好用来打拍子。创作者们甚至通过剪辑的方式,让从未和比利·海灵顿共演过的Van(另一位知名GV男优)同时在一部视频中出现并发生互动。好事者甚至为二人加上了许多设定,将Van称为是与“森之妖精”对立的“暗之妖精”,二者进行着永恒之战。

  而且空耳的原因(空耳即故意将原语言的发音理解为另一种语言),比利王还和其他鬼畜全明星角色发生了一写奇妙的化学反应。在《帝国的毁灭》中,希特勒有一句话的发音神似“搞比利”,于是“搞比利”成为了鬼畜视频中最常见的填词,反过来又进一步扩大了比利王的名气。

  围绕着比利王这个形象,又诞生大量的衍生梗,哲♂学、摔♂跤、Fa乐器、新日暮里、deep♂dark♂fantasy,衍生的梗多到可以编纂一部词典的程度。互联网公司讲究构筑护城河,比利王的形象也通过大量的衍生梗避免过气。就这样,比利王最终阴差阳错地成为了鬼畜全明星中最常见的形象,鬼畜视频爱好者们无人不知比利王的大名。

  比利王火了,但梳理“比利王”这个形象的诞生和成名过程,你会发现没有比“阴差阳错”更合适的形容词。阴差阳错被当成钓鱼素材、阴差阳错受到追捧、阴差阳错成为了鬼畜全明星……比利·海灵顿本人几乎全程挂机,躺着出名。但也正是因为比利·海灵顿本人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导致“比利王”这个形象开始脱离于比利·海灵顿这个自然人独立存在。

  这就是互联网造星运动和传统造星运动的区别。造星运动的本质就是获取更高的知名度,在曾经那个精神、物质和渠道皆匮乏的时代,领导让谁出名谁就出名。改革开放后资本造星运动占据了主导地位,资本提供资源以赚取知名度。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后,又出现了个体户式造星运动,单打独斗的网红、主播卖力营销自己,甚至不惜挑战底线。

  但和网络造星运动相比,这些玩法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传统造星运动。这些玩法是一种中心化的行为,“明星”作为获取知名度的主体同样也承担了内容生产者的职责,其他的参与者只负责看就已经足够。即便是造星运动中最小的个体户——一名小主播,在围绕他的体系中,他也承担了大部分的内容生产工作,同时收益的主要获得者。

  但“比利王”这种网络造星运动却不一样,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行为。除了原始的素材外,比利·海灵顿没有参与到内容的创作中。不客气点说,比利·海灵顿这个自然人其实只是素材的提供者,在提供了素材之后,他的任务就已经结束了。创作权被下放到了每一个参与者的手中,接下来就是参与者们的表演时间。

  天朝宅圈以鬼畜全明星为素材创作了大量的内容,只要愿意每一名观众都可以成为内容生产者。没有人居中指挥,没有人发号施令,所有人凭着自己的自由意志行动,却如同蚁群一般呈现出一种整体的智慧性。这部视频里诸葛亮还在和王朗斗嘴,下一部视频中可能两人就唱起了《甜蜜蜜》,不必像现实世界中的演员要考虑各种影响,虚拟形象被自由地使用,但每一个新视频都使比利王、诸葛村夫、王司徒、元首等形象获得更高的人气,更大的知名度,更加深入人心。、

  但因为这些虚拟形象的人物原型并未参与到内容创作中,观众们所熟悉的是那个“肌肉摔跤”的比利王、骂死王司徒的诸葛丞相、大喊“我从河北省来”的元首,“网络造星”的结果是人气和知名度也是汇聚到虚拟形象身上。至于个别人物原型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取了一定的知名度并从中收益,只是这场造星运动的副产物。

  举个简单的例子,即便没有“诸葛村夫”和“李云龙”这个形象,唐国强和李幼斌依旧是著名演员;通过比利王的形象,天朝的鬼畜观众们认识了比利·海灵顿;没有“葛炮”的鬼畜视频,我真的不知道童年记忆的蓝猫的配音演员叫葛平;但同样作为鬼畜全明星的一员,又有多少人能列举出“元首”的扮演者布鲁诺·甘茨的主要作品呢?

  有些人因为其虚拟形象的走红获取了大量的人气,并凭借着这股“白来”的人气挣钱;有些人虽然其形象在网络中被广泛传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但在现实世界却依然默默无闻;而有些人,骤得大名后却又被迅速打回原型。

  比利·海灵顿是一个正面例子,除了提供了原始素材外,他的另一项贡献就是展示出了极大的宽容。

  理论上,这些比利王的所有恶搞视频都侵犯了比利·海灵顿的肖像权,根据《数字千年版权法案》他完全可以要求Youtube和Nico nico下架这些视频。Y2B为了规避风险,只要有人投诉就会立刻锁定视频,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抗辩。半年前那个滥用版权投诉的作曲人已经成功让大量游戏视频被删除。

  但比利·海灵顿展示出了极大包容心,他不仅容忍了网友对他的恶搞,甚至愿意主动拥抱亚文化圈。2008年NIco Nico大会上,组委会收到署名为“比利·海灵顿”的人寄来的花束,组委会原本认为是恶搞,但调查一番后他们惊讶地发现真的那束花真的来自比利·海灵顿本人,而正是这束花促成了次年比利·海灵顿赴日。

  这是虚拟世界的“肌肉兄贵”和现实世界的比利·海灵顿的第一次拥抱。比利·海灵顿展示出了善意,同样也被回报以友谊,虚拟形象的人气开始向现实世界的人物原型倾斜。我想比利·海灵顿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受追捧,但他的表现得体且聪明,Max Factory甚至专门为比利·海灵顿出了一款可动手办。之后比利·海灵顿又两次来到中国,虽然本质是来吸金,但也表现了极高的职业精神。

  如果比利·海灵顿是一个正面例子,那么“大力哥”则是一个反面例子。沈阳人赵金龙因为那段魔性的“不喝大力,我浑身难受”的视频而走红,他在鬼畜视频中出现的频率丝毫不低于比利王。出狱后的大力哥迅速被网红公司签约做直播,大批观众涌进了他的直播间,可惜的是这次虚拟与现实的拥抱太过尴尬,观众们失望的发现大力哥只是一个无聊的普通人而已,如潮水般涌入的人又如潮水般退去。最后大力哥仍然在吃着过去的老本,成为了一个不咸不淡的小主播,静静地等着过气。

  “窃·格瓦拉”则比“大力哥”更值得尊敬。窃·格瓦拉因为偷电瓶车被捕后的经典自辩“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而走红,又因其被捕时外观神似切·格瓦拉,所以得到了一个“窃·格瓦拉”的外号。窃·格瓦拉被尊称为“不打工主义”的精神领袖,其在虚拟世界的知名度不亚于大力哥,同样也是鬼畜视频的常客。

  但我们至今不知道窃·格瓦拉的本名究竟叫什么,我们对他的了解仅限于南宁小偷周某。像比利·海灵顿一样,周某提供了素材,容忍了网友对他的恶搞。但他没有试图用这份名气为自己捞金,据多方消息称,他去打工了。

  在周某身上,虚拟形象和现实生活被完整分割开,网络中大家在高呼着“不打工”狂欢,在现实中周某不再偷窃自食其力生活,大家互不打扰。相比于大力哥,这位我们至今不知全名的周某更值得尊敬。

  我一向认为,在虚拟世界中诞生的事物,就不应该尝试回到线下。既然已经走上了陆地,为什么要重回海洋?虚拟形象应该在网络世界中生,在网络世界中活,在网络世界中死(过气)。虚拟与现实拥抱的结果往往都是尴尬,但却永远不乏有人热衷于在虚拟的事物中寻找真实。

  多数时候来到线下的观众们会失望地发现,现实世界中自己追捧的对象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有些时候被恶搞者会选择包容对自己的恶搞,网民又会被迅速吸粉,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我最佩服XX的一点就是他对网友的恶搞很宽容”,完全忘记了自己追捧的究竟是那个虚拟形象还是那个自然人。

  甚至还有少部分人进入了一种“扯淡扯到自己都信了”的状态。看了元首的鬼畜视频就成为了希特勒的忠实粉丝,口必称元首,执着于告诉所有人“希特勒什么也没做错”;看了比利王的恶搞视频就成为了“哲学”的信徒,开始煞有介事地鼓捣出各种规矩,比如一句话中不能同时出现♂符号超过三次,违反规矩都是异端伪教。让人不禁感叹:说不定对于某些人而言信仰也是一种刚需。

  但这就是互联网,这就是互联网造星运动的“去中心性”,所有人凭着自己的自由意志创作内容,你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都在这里共存。原本是一锅混乱而无序的大杂烩,却在整体层面上的行动体现出了智慧。下一个会被这股无序的力量捧红的是谁?我不知道。但我却无比希望从此以后虚拟的归网络,让现实的归现实,让比利王和他的兄贵们继续摔跤,让村夫和王司徒继续拌嘴,让周某继续自食其力的生活不被打扰,愿比利·海灵顿能够安息。

OK欧易客户端

Gateio客户端下载

Gateio交易app是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客户端下载  官网地址
微信复制成功